2017年国内专用车市场欣欣向荣,这更像是风暴来临前的美好一刻。在未来五年内,国内专用车行业或进入洗牌期,九成企业将出局或边缘化。
据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数据,1-9月,国内专用汽车八大类产品累计生产173.1万辆,同比增长32.45%,其中,罐式车、自卸车的产量分别为8.6万辆、29.7万辆,增长幅度均高于60%,市场需求旺盛。
这样的高增长态势是否正常?能否一直延续下去?专用车企业在行业高增长中应该做些什么?在不久前的武汉商用车展上,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集车辆)董事总经理李贵平,详解了专用车市场变化及行业趋势。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贵平
两大利好促增长
在李贵平看来,2017年国内专用车市场的高增长,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了两大政策性利好影响,行业发展趋势出现了转折性的向好。
首先,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在我们看来,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这给专用车行业吹来了暖风,让我们从经济高速增长中获益良多。”李贵平认为,中国经济在“十九大”推动下,强劲态势早已不是一个数字能够全面反映,方方面面都比较景气。
其次,受政策性增长拉动。“国务院今年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我们的物流业和专用车制造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李贵平说。
在李贵平看来,在未来,受各类新法规影响,五类专用车市场需求将不断释放。“一是粉罐车;二是危险品运输车;三是电商、快递配送车型。由于17.5米大板车不合规会退出市场,替代车型需求加大;四是车辆运输车。到明年6月底前后,中置轴轿运车需求会爆发得更彻底;五是渣土车。”
作为专用车行业领头羊,中集车辆今年业务也随大势持续高速增长,其营收同样大幅增长。“2017年,中集车辆在中国的业务贡献量,超过全球销售额的50%,这是一个喜人的信号。” 李贵平透露。
行业洗牌加剧
尽管专用车市场增长喜人,但并不代表着所有的专用车企业都能坐收红利,反而要警惕半路掉队。
“在未来,中国专用车行业会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也将会面临着新的变化。”李贵平强调,在“十九大”的强力推动下,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影响下,专用车行业同样会步入一个全新时期”。
“今年国家加强了对制造业排放的控制措施,这样一来,会使得我们这个行业里面很多装备及技术落后企业停产,使得更多订单向大厂集中。”在李贵平看来,国内专用车行业进入一个新时代后,行业洗牌会不断加剧。“我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专用车行业会有20至30家公司成为核心战队。”
据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9月份(公告300批次),行业内有生产资质的专用车企业高达1228家,前三季度新增企业94家,达到历年之最;且产业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经济发达省份。
也就是说,国内专用车行业未来集中度会加强,90%左右的企业会被淘汰出局或边缘化,只会剩余下不到10%的精英企业。
转型升级成必然
如何避免不掉队?李贵平开诚布公,给出良方:“转型升级,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李贵平表示,通过公司的实践对行业的启示来看,他认为有三大转型关键。“一是传统制造行业是可以转型升级成功的;二是创新项目可复制性进一步得到了验证;三是转型升级必先在组织上做好革新准备,在文化上减少传统因素的束缚,在人才育成方面下狠功夫。如果没做扎实,就贸然投入,很有可能花了大笔钱,买到一个失败的教训。”
李贵平坦言,在转型升级中,中集车辆也是不断去探索。“比如,技术的进步非朝夕之功。在灯塔项目(中集车辆全自动化工厂项目)开展之前,中集车辆经过一个个项目不断探索,有成长进步,也有跌落和挫折。不断的探索,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和技术基础。我们更加聚焦半挂车生产制造主业,根据我们的产品特点,编制了其他产品平台规划,并进入车辆集团战略规划修订。”
在转型升级的探索中,中集车辆也再次给行业树起标杆。据李贵平描述,中集车辆新建成的东莞灯塔工厂是首家推行自动化生产的专用车企业,完全是用生产汽车的方式来生产半挂车(采用模块化生产方式),这在国内属于首例。同时,在环保涂装、污水处理等环保方面甚至超过不少汽车制造厂,比如,在机器手喷漆时闻不到任何异味,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养金鱼。
相比起自身企业的发展,李贵平看得更远,期待的是专用车产业整体性的升级。“我们希望通过模块化设计,利用适度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和数字化管理体系,来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能推进整个行业的升级。”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专汽网[www.17350.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